|
(理财篇)银行理财产品这是一篇银行理财产品的基础入门文章,内容包括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如何去深入了解理财产品,什么是风险评级,以及一些小小的吐槽。本文来自知名证券公司高级理财顾问美女李梦雪小姐,她也将会是我司未来的理财师团队负责人。想了解关于她的故事,可以看这里:梦雪:我想让大家多懂点理财 ------------------------------------------------下面是正文------------------------------------------------ 通过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根据期限的不同(7天,30天,半年,一年,长期),通常投资于不同的金融市场产品。金融市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它的参与者不单单包括各类银行(以及基层合作机构比如信用合作社)、券商、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包括了每一个在各类银行、信用合作社、中国邮政储蓄开设了账户(当然账户不能为空)的个体,以及各类集体、商户、企业。大到每一个国家,小到你在超市买的一桶油一袋豆子,都参与过或参与着金融市场的运作。有钱的地方就有金融,要把这个金融市场用简单的话讲清理顺不太容易,针对理财产品这个话题,其实也只需要强调金融市场最本质的一个特性:它让资金能够流动起来,促成供需关系的对接。于是,你在银行的存款不会一直停在你的账户里;你通过银行购买理财产品花的钱,也不总是由该银行在帮你打理的。 怎么了解一个理财产品: 受有关部门的规定,银行发行的每一个理财产品都需要出示相应的产品说明书和风险说明(或风险揭示)书。风险说明书会说明这个产品是确保本金100%拿得回来的还是存在本金“一秒变空气”的风险的;产品说明书则会告知购买理财产品所花的钱具体去了哪儿。 首先关于风险。收益和风险是正相关的,要高收益就要有能够承担高风险的心理准备。理论上来讲,没有任何一种投资是100%无风险的——即使购买国债,也面临发行国还不了钱的风险,即使是一直被当做无风险投资来使用的美国国债(相信如果有去年借十一长假去美帝游玩的小伙伴,一定对当时的联邦政府关门印象深刻——飞了十几个小时过去感受所有的国家公园国家博物馆艺术馆纪念堂之类的景点统统关门的氛围,这经历也是醉了)。即便如此,目前为止国债依然是最接近无风险的投资手段。下面借某国有大行的风险评级来具体说明一下每一类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前三列为银行本身的说明,第四列为解释): (注:以上表格由梦雪本人制作) 需要注明的是,解释中写的是一般的普遍情况,但只要是银行表示不保障本金的产品,理论上都存在本金100%全部损失的风险。 一般来讲,风险水平较低的多见于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或以上的理财产品里则风险较高的比例会大一些。 从“资金的投放方向”的角度来讲,PR1级和PR2级的产品说明里一般会看见“债券、银行间市场、回购、货币基金、银行存款”等字样;而从中等风险等级开始,会常常见到信托产品的身影。信托产品最常见的真正资金管理者是各式各样的基金公司。不同的基金公司水平不一,甚至同一个基金公司的不同基金经理水平也可能存在从“亲爹啊”到“坑爹啊”的巨大差距,不好一概而论。一般从PR3级开始的产品认购已经有一定的门槛(金额要求)了,可以秉持“有钱就是爷”的态度多向银行经理咨询产品细节,也可以自己搜索一下相关基金公司,比如基金公司的过往业绩啊,背景啊等等,虽然“过往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但至少心里有个底(当然也可能出现“基金公司竭尽毕生功力做出一个收益稳定的明星产品来做口碑,而,也只有那一个产品的业绩,是可以直视的……”这种情况呵呵呵呵。这部分的具体情况还是留给基金公司的童鞋们来阐述吧)。 接下来慢慢的可能大家还会在理财产品的描述里看到更多“期权”“QDII”“海外市场”等字样的出现,基本上都是中高风险伴随中高收益的代表。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会有原来越多的“投资方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对此我只想说:如果你的目的是保本,请还是继续认准“债券、银行间市场、回购、货币基金、银行存款”等字样…… 上一篇不会理财就是瞎忙活!下一篇理财,就是买理财产品吗? |